京都馬很美好,但這種美好卻難以書寫。能夠列點,但卻難以寫成一篇文章,以下就跳躍式的來回憶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吧。
京都馬接駁車的時間很早,我們抵達會場時還不到七點半,但事後證明,空出來的時間也只不過剛好能拿去排廁所而已。
京都馬得用統一的大束口袋寄物,容量足夠塞下一個30L左右的背包。在排隊搭接駁車時,我就發現台灣人實在辨識度太高了,要不是衣服上有很顯眼的台灣二字,就是整件衣服就是由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元素構成,即使是遇到穿著外套或未在裝扮上作文章的跑者,你還是能夠從他肩上背的紅色衣保袋發現他的身份。我實在無法想像背著衣保袋出國跑馬,一是我不愛單肩背的包包,二是它除了跑馬之外,出國幾無用途,總不會背著它去逛街吧XD但換個角度想,如果我是來台灣參加馬拉松的外國跑者,可能就會買一個衣保袋當紀念品...。
日本馬拉松的一貫特色,就是沿路的加油聲,不時出現的鼓團、舞團、啦啦隊等表演,今年的京都馬,在植物園站還有藝伎表演。而民眾最常喊的加油聲就是「壞豆」、「甘巴茶」、「甘巴」,喊「甘巴」好像比較man一點。對了,如果你在號碼布上加印名字,路邊民眾還有可能對你大喊:「xxx,甘巴!」
京都馬的私補好像比東京馬少些,但熱情卻不變,記得有個約莫六、七歲的小男孩,端著一盤糖果站在路邊,聲嘶力竭地大喊著:「都叟!」
仁和寺門口的師父們,總覺得這個畫面既違和又有趣。
京都市政廳。對這裡其實沒有特別的感觸,只是在挑照片的時候,努力想挑出「十年後回顧,還能記得這是在哪裡拍的」的照片,因此才雀屏中選的。
最後跑回平安神宮,從高處俯視更能展現出終點的氣派與神社的莊嚴,尤其,最後的幾百公尺更是一路往大鳥居跑去,非常夢幻!這種夢幻的感覺,具體來說就是「哇!我真的在日本跑了一場馬拉松!」的感覺吧。
最後成績以05:34:00作收,這是我的第12馬,也是第一次不敢停下來用走的,總覺得用走的對不起熱情的民眾XD回到休息區後,沒找到味增湯在哪裡(聽說在二樓?),但還來得及和藝伎合照!真正跑完一次日本的馬拉松,才了解大家為什麼喜歡來日本跑馬拉松啊!東京馬未必會想再跑一次,但京都馬絕對會想再跑一次!
- Mar 24 Thu 2016 01:31
[遊記] 2016京都馬拉松 比賽篇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